首页 贵州贵州大数据产业动态正文

《贵州省大数据深度融合发展研究报告》公布

  根据贵州省政府工作部署,调研组先后赴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贵安新区等市(州)和省大数据管理局、省经信委、省农委、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旅游局、省金融办、省交通厅、省扶贫办等省部门,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及个别对象访谈等形式,对贵州省大数据融合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认真总结和全面把握全省大数据融合发展情况,深刻剖析面临的痛点难点,提出推动贵州省大数据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调研组经过调研、结构性和比较分析,得出贵州省大数据融合发展已全面推进。

  一是大数据“触角”向三次产业、产业链各个环节不断延展,但总体处于起步阶段。贵州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水平为33.8,处于融合起步建设期的企业占62.1%,仍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大数据与工业、服务业、农业融合水平分别为35.6、31.6、31.3。从大数据与三次产业融合情况看,大数据与工业融合发展势头较好,装备制造、新兴产业耦合度较高,贵阳、遵义融合水平居全省前列;大数据催生了服务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旅游、物流、电子商务、金融四大领域融合较好;大数据正向农业产业链各环节渗透,农村电商发展亮点凸显。

  二是大数据与政府治理融合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政用指数排全国第2位。其中,政务服务领域融合水平全国领先,政府管理领域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政府决策领域打造了一批有前景和潜力的示范项目。

  三是大数据融合应用在民生服务多个领域做了有益探索,但整体水平较低。民用指数排全国第27位。其中,交通出行、精准扶贫、社会综合服务等领域融合应用较好,健康医疗、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社会信用、新闻广播等领域融合应用有力推进。

  调研组通过对相关数据分析,结合调研情况,认为“五个问题”制约大数据深度融合发展。

  一是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范围不广、程度不深。贵州省重点行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5、12.8个百分点,工业大数据与研发生产融合不够,农业大数据与质量追溯融合不够,服务业大数据与精准营销融合不够。

  二是企业融合发展动力不足。受对大数据融合发展认识不够、大数据融合发展能力不足、大数据融合效果不明显等因素影响,很多企业推进融合发展的动力不足。

  三是数据资源开放共享难题仍未完全破解。由于“信息壁垒”妨碍共享、体制问题拖延共享、技术问题阻滞共享,导致有些政府部门仍然不能将管理数据及时拿出来与其他部门共享。

  四是大数据人才和专业团队供给短板凸显。111家“融合服务队”只有33家在贵州有分公司或服务支撑团队,318个解决方案只有79个解决方案能够在本地得到技术支撑。贵州省发布招聘信息职位数在“前程无忧”网站占0.262%,在周边省份中占比最低;在“智联招聘”网站占0.447%,在周边省份中仅高于广西、云南两省。

  五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大数据融合需求差距较大。主要表现为互联网普及率、固定宽带下载速率低,带宽资费较高,“数字鸿沟”明显,导致信息基础设施支撑大数据融合应用能力不足。

  调研组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痛点难点,提出推动贵州省大数据深度融合发展的六条对策建议:

  一是深化与高水平专业团队的合作,让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坚持“专业的事交给懂专业的人办”的理念,把委托既懂行业、又懂大数据的高水平专业团队建设运营作为贵州省大数据融合应用的主要方式。

  二是典型引领,重点突破,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大数据融合标杆企业打造“1+10+100”工程、大数据融合产业链关键环节突破工程、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服务专项行动。

  三是营造氛围,资金支持,增强企业大数据融合发展动力。加大全省范围的典型示范项目推广观摩、交流、宣传力度,使企业认识到“融合比不融合更有利可图”;对企业开展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编制、重点应用示范项目投入、购买平台服务等给予一定补贴。

  四是摸清“家底”,完善机制,促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水平上新台阶。开展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数据资产梳理、资产评估、登记确权、资产盘点、资产整合等工作,对全省政务信息系统进行“清”“查”;出台共享开放实施细则,明确共享开放边界;完善云上贵州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完善数据采集、更新及保障机制,加强省大数据局对政府数据资源的统筹管理。

  五是优化政策,创新模式,破解大数据融合发展人才瓶颈。尽快出台专门针对大数据人才的优惠政策,建好大数据融合发展综合性服务平台,大力开展校地、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培养、高校毕业生毕业季实训、学历植入等方式,不断拓宽培养引进大数据人才的路径。

  六是统筹部署、应用导向,增强信息基础设施支撑力。实施信息基础设施新提升行动和应用基础设施部署计划。

 

责任编辑:陈近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