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数谷巡礼正文

贵阳:大数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新华网贵阳3月30日电(刘菲)64岁的农民黄庭祥没有想到,自己种了多年的猕猴桃,被贴上了一个二维码后,竟能成为全家脱贫的利器。

  黄庭祥是贵阳市修文县扎佐镇香巴湖村的贫困户,猕猴桃是家里的主要产业。“种了30多年了,以前都是挑到县里去卖。”他说,过去收成最好的年份也就能赚个1000多元钱,养活一家老小都不够,家里的孩子大一点就出去打工谋生了。

  2017年,大数据开始改变黄庭祥的生活。他种的猕猴桃远销到北京和上海,通过包装盒上的二维码,立刻能看到这一盒猕猴桃从秧苗到挂果到分拣包装的全过程。

  修文县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去年开始对香巴湖村的猕猴桃种植进行统一管理和统一收购,从这时开始,大数据走进了香巴湖村。

  “地里居然还要装摄像头,还有些稀奇的设备立在地里,公司的技术人员还要教我们用电脑。”村民周珍品说,当时真的觉得很稀奇,不知道这些城里人用的“高科技”能干啥,“现在会用了,才知道,这些东西真是厉害。”

  现在的周珍品已经学会了利用家里电脑实时监控和管理地里的工人,也会通过电脑了解土地的酸碱度,空气的湿度,“电脑会将土壤、空气、树苗的情况进行采集,然后进行分析,并给出如何进行管理和调整的方法。”

  周珍品现在坐在电脑前就能对猕猴桃地进行管理。“劳作没有以前辛苦,关键是该怎么种,心里有数,今年挂果的猕猴桃品质也明显好很多。”周珍品算了一笔账,自从用了大数据手段,他家的生产成本降低20%,而产量则提高了30%。

  除了不用再担心生产,销售问题也通过大数据解决了。“企业根据对我们的数据采集和监控,实时了解到挂果和成熟情况,然后就会发来订单,我只要坐在家里,就能把猕猴桃卖出去了。”周珍品说,公司是按照合同保底价格和猕猴桃的品质来收购的,去年他家的收购价是6元/斤,卖了20多万斤。

  “我们的后台数据显示,今年年初,我们这一批盒装猕猴桃在北京、上海上市后,已经有20多万人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修文的猕猴桃。”修文县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董瑜说,是大数据赋予了修文猕猴桃新生。

  为了帮助修文猕猴桃走出去,修文县建设了农业云项目。修文农业云由门店管理系统、交易市场数据管理系统、农产品溯源管理系统、监管系统、资源数据管理系统、农技专业远程服务系统、投入品管理系统和金融服务系统8个部分组成。

  目前,该项目已经覆盖修文县十个乡镇269个果园,占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的25%,而到了2020年,覆盖率将会达到80%。

  郑健是修文县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大数据部的负责人,对猕猴桃从前期选育到中期标准化种植以及后期的销售的全过程,他都非常熟悉。“所有的数据采集在进行分析后,就能从培育开始对种植进行精准指导。”

  郑健举例,根据去年的数据分析显示,北方的市场更偏好略酸的口感,而南方的消费者则更喜爱偏甜的口感,然后根据几个城市销售数据,他们可以精准分析出需要多少产量的偏酸猕猴桃和多少产量的偏甜猕猴桃,然后在种植中就进行甜度干预,最后进行精准的市场投放。

  “我们拥有全亚洲唯一一条荷兰进口的AWETA光电无损分拣线,这条生产线可以一次性检测猕猴桃的重量、糖度、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病斑虫斑等12项内外指标,从而实现不同品质果品的分级和包装。”郑健说,这样就能保证一盒产品从甜度到大小的统一。

  “系统覆盖的果园都拥有一个终身唯一的身份证码,果园的历史用肥用药、农事活动、气候信息、灾害等数据都可追溯。”郑健说,即使是已经在北京、上海完成销售的产品,如果出现问题,他们不仅可以实现秒召回,更能追溯到是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大数据平台在分析种植过程、采后处理、市场销售以及用户回馈的基础上,再通过用户画像,精准指导营销,能实现效益最大化,损耗最小化。”董瑜说,大数据改变了修文的猕猴桃产业,而未来大数据还将继续影响修文更多的农业生产,帮助修文实现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陈卓阳

分享:
2022全数会
贵州

贵州大数据产业动态

贵州大数据企业

更多
企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