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点正文

数据观专访东方微银首席运营官王德伟:以税务数据为切入点,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编者按】5月26至29日,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举行,东方微银网络信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称“东方微银”)携税务数据金融化应用核心产品亮相。在展会现场,东方微银首席运营官王德伟接受数据观记者专访时谈到,”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一直是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东方微银以税务数据为切入点,通过大数据有效融合之后,判别企业经营状况,进而为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产品设计和风险控制支撑,把传统金融机构相对低成本的资金有效导入到小微企业,帮助小微企业发展。

 

  数据观:王总,您可以先介绍一下东方微银吗?

  王德伟:东方微银成立于2015年4月,到现在刚好三年的时间。从成立以来,一直立足于如何能够有效服务于小微企业的发展。当时选择了一个视角,就是一个企业的创立及持续发展,实际上有很多最重要环节,包括客户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等,但最重要的一个维度是金融服务、金融支撑,具体来说是信贷或融资的支撑,对小微企业发展是一个很关键的要素,也是最核心的一个要素。

  所以,如何围绕为小微企业提供真正的金融服务,是作为东方微银成立的定位或切入点。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有一些原始积累,比如如何判别一个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在今天这个大数据时代,有消费互联网对C端的个人行为数据、消费数据,以及企业的财务数据、税务数据等等,我们创始团队过去有很多这方面的积累,比如我过去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服务于税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国家税务总局和各省税务局在实现税收征收过程中,通过数据的方式去判别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而去有效管理纳税的这个行为。

  东方微银当时选择以税务数据为切入点,来做数据有效融合之后的企业经营状况判别,进而为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产品设计和风险控制支撑,能真正把传统金融机构相对低成本的资金有效地导入到小微企业,帮助小微企业发展。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不光是中国,全世界范围内小微企业融资难都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话题,这是东方微银成立时候的一个出发点。

  数据观:这次为什么来参加数博会?

  王德伟:东方微银成立3年来没有做什么的宣传,这次数博会是我们第一次正式亮相,宣传。这三年我们一直在围绕目标、团队能力建设,以及商业设计,做大量的实践性、尝试性的工作。三年以来取得了一些成绩,所以我们觉得具备了一定的市场推广条件,而且也需要开始做一些相应的宣传推广工作。这是我们这次参加数博会的初衷。

  数据观:由当时一个很简单的出发点走到今天,中间的酸甜苦辣应该有很多,但我觉得其中的一些案例,一些经验也是有行业经验和资源储备。当时你们创业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做这个事情?

  王德伟:我觉得做这个事情确实能够解决中国未来几十年持续改革开放发展的一个基础问题。因为在前40年的改革开放中可能更多的是基础投资、进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方式,这种基建投资方式支撑了中国前40年的发展。所以在前40年整个的资源配置上面来讲是倾向于大中型企业。虽然在过去40年里,整个小微企业这个群体也是在快速发展,但真正的资源实际上是没有得到很有效的支撑。但到这个时间点,国家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要达到持续发展的要求,如何更有效的扶持民营、私营、小微企业发展是一个很关键的话题。

  这是从宏观角度来讲,在今年3月16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颁发了第1亿户法人主体的营业执照,在这中间有80%,甚至将近90%的群体实际上是小微。那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如何真正把资源尤其是金融资源导入进来,支持这8000万户或9000万户企业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很关键的话;从微观角度来讲,因为东方微银的几个合伙人都是从业20年以上,做了很多各种各样的事情,也希望在职业生涯的下半场能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无论对个人对企业,还是对国家社会,做有意义的事情为了理想也要有点小情怀。

  数据观:东方微银的产品主要是聚焦在税务和银行,为什么聚焦在这两个行业,是否和你们的团队的背景有关系?

  王德伟:肯定是有关系,不仅仅要聚焦在税务和银行。实际上我们是依托于税务数据。依托对整个税务数据的理解,进而去有效的分析小微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通过银行的资源和能力去服务于小微企业这个群组,所以说我们的目标用户是小微企业,但我们这个阶段是以税务和银行作为我们的客户,通过我们的能力,借助这两个行业的专业积累去最终服务于小微企业。

  数据观:贵公司的产品优势在哪里?

  王德伟:我们的产品基本上围绕我们的能力,而这几个能力的集合就是东方微银产品的优势。

  第一个能力是税务数据的应用解读,进而形成金融化的转换,这是我们一个核心能力。同时还匹配大数据能力,比如其他的数据源引入、数据分析应用等等。

  第二个是金融产品设计能力。当有了对数据的有效分析解读之后,能不能真正应用到金融场景中去。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银行业是以担保和抵押为前置条件的,而这种针对小微企业的纯信用产品实际上是空白的,有没有能力去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设计有效服务于小微企业的纯信用的产品,这是一个能力。

  第三个是风控能力。传统银行业的风控能力是建立在抵押和担保前置条件下,所以这就会有一个风控体系的优化和完善和提升的过程。如何能转换成信用体系下的风控能力,这是我们第三个能力。

  第四个是智能化系统能力。当有了以上三个能力之后,能不能把它们做成一个全线上的智能化的系统,把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流程中时效性、效益、效能提升,用一个权限上的智能系统来解决。我们今天团队的构成也基本上是匹配这四大能力,我们现在几个客户都是通过全线上的纯智能系统,能够实现秒批秒贷等等。

  数据观:那你们的产品解决了什么样的痛点?

  王德伟:真正意义上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的问题。为什么讲第一个是“难”?原来传统金融机构,它不是没看到这个市场的存在,也不是不愿意做这个市场,是因为传统的技术手段和传统的业务实现手段不能支撑做这件事情。比如传统的信贷经理是靠线下的企业调研,更多依托的是信贷经理的传统的经验,他的视角、纬度、判别的系统性是会有缺失的,最后带来的结果可能风险会提升。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随着技术能力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我们已经可以用技术的手段,在大数据体系支撑下,能够更好的全方位的识别和判定一个企业尤其小微企业的经营状态。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第二个“贵”是什么原因?实际上银行也很冤,市场客观存在,可以去获利,那为什么不愿意做?因为原来靠一个客户经理去做信贷判别,做一个亿的信贷,与一个客户合作100万和10万的成本是一样的。现在的数据技术手段,以及全线上的自动化的系统可以解决这个贵的问题。

  第三个“慢”也很简单。一个传统的信贷审批,对于传统银行业来讲,从信贷经理到分支行的审批,到总行的审批,到最后开户放贷,可能需要20天左右的一个周期。那我们现在通过全智能化线上系统,包括打通了银行内部的所有部门之间的流程,就可以做到秒批秒贷。

  数据观:那我们怎样去保持产品的竞争力?

  王德伟:这有两方面。第一,如何能够设计出来适合小微企业的产品。这部分在目前国内的金融业是相对空白的,因为传统思维是抵押和担保,今天通过大数据去全方位的判别一个企业的状态,这只是第一步,你还会需要金融专业人员去设计出企业产品。第二,一个产品上线之后才是真正的开始。有了今天的风控理念、大数据,也永远不能说已经实现了百分之百的真相的识别,它实际上也是一个概率。99%还是99.9%?当你实现之后,需要持续的运营,去优化准入,优化产品,优化风控的模型和指标,这才是一个产品能够很好的去发展和运行的状态。

  数据观:这关键要素是什么呢?

  王德伟:我认为需要两个要素。第一个,你有没有能力去设计出合适的产品;第二是上线之后能不能持续的去优化这个产品。

  数据观:东方微银的下一步战略举措是什么?

  王德伟:实际上,我们今天应该讲东方微银1.0。第一个阶段通过三年的发展,基本上解决了所有认知上的问题。就是能不能看清这个市场;能不能有效的去组织资源应用能力,去设计出合适的产品;能不能有效地去说服银行去实践这个产品,同时上线之后能不能有效的在一定的贷款周期里去持续的优化完善这个产品。目前东方微银的1.0阶段已经结束了。

  我们马上开启东方微银2.0阶段。第二阶段有三个计划。一个计划叫做燎原,因为我们目前只是在重庆、山东、广西、大连等地区有实践的案例出来,在正常有效的运转之后需要更有效的覆盖全国的市场,能有合适的合作伙伴银行来跟我们合作。

  第二个计划叫筑基。筑基什么的,就是我刚才讲了四大能力,能力是没有止境的。因为我们一定要不断的去完善已有的经验,去提升实践应用能力,这是一个循环不断的螺旋上升过程。

  第三个计划是登云。因为监管、数据合法应用等问题,现在还是一个个项目型的推进方式。相信随着这方面的拓展,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动,包括我们在市场端不断的积累客户,希望最终是用互联网的方式来支撑我们整个平台,去更有效地服务于9000万户的小微企业。这三个计划设定的实现时间是2至3年。

    (数据观记者:翟文静  内容整理:陈近梅)

责任编辑:黄玉叶

分享:
2022全数会
贵州

贵州大数据产业政策

贵州大数据产业动态

贵州大数据企业

更多
企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