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9数博会各方关注媒体报道正文

【来自八大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对话】河南大数据产业“追梦”路

  1998年,“大数据”概念首次出现在美国《科学》杂志中。21年后的今天,大数据三个字,已从浅显的概念发展成改变时代的汹涌浪潮。

  这场技术变革的前奏早已在中国奏响。2015年9月,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于贵州启动。2017年10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央网信办发函批复,同意在京津冀、珠三角、上海市、河南省、重庆市、沈阳市、内蒙古等7个区域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八大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自此成型,分别引领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等“四大板块”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实现数据共享、区域内协同发展、加快产业转型。

  大数据产业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作为八大试验区之一的河南省,如今有哪些发展亮点?

  三级政府政策叠加,打造产业高地

  说起河南大数据产业,就不得不提到郑东新区龙子湖智慧岛,在这片数十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河南省市区三级政府通过强化政策叠加,集聚资源要素,不断为该地区蓄势赋能。

  在获批成为第二批建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省份之前,河南省就已走在了大数据产业的“追梦”路上。

  2017年2月,河南省委、省政府明确郑东新区智慧岛为河南省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及先导区,重点面向金融、农业、医疗、交通物流、教育、商业等行业开发应用技术。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智慧岛岛上大数据生态初成。

 

这座占地3平方公里的湖心岛屿,时刻在“虚拟世界”里创造着让人眼花缭乱的“黑科技”,影响着现实社会的经济运行。朱哲 摄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8年底,智慧岛累计引进大数据企业151家,包括华为、甲骨文、浪潮、海康威视、南威软件等众多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涵盖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安防、征信等各大板块,辐射带动郑东新区相关科技信息类企业2893家,大数据产业链初具雏形。

  另一方面,智慧岛持续完善产业链条,中科院大数据研究院、智能建筑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时空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相继落地,河南省农业大数据智慧云平台、“警视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等一批大数据示范性项目蓬勃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郑东新区智慧岛一直以智慧岛、科创岛、人才岛、基金岛“四岛”共建为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生态闭环。发展至今,中原基金岛亦建设成效显著,国家风险投资基金第一只子基金--国新启迪股权投资基金落地,2018年累计引进赛领资本、中金汇融、河南信息产业基金等基金企业126家,管理资金规模逾2000亿元,为大数据等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服务保障。

  创新河南更具引力,开年以来捷报频传

  河南与贵州,相距上千公里,一个是平缓辽阔的冲积大平原,一个是坡陡山高、几多天险的高原山区,相较于后者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以及先发之势,河南虽起步较晚,却也铆足力气为本地大数据产业腾飞提供成熟的环境和土壤。

  就政策层面而言,11月15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计划采取十条措施,促进河南大数据产业发展。其中,每年从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全省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设立规模为50亿~100亿元的以大数据产业为重点的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重点引进国内外大数据优势企业,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政策、土地、资金等资源畅通无阻地向大数据产业倾斜,仅以中科院计算所郑州分所为例,郑州市及郑东新区两级政府给予其1.5亿元人民币扶持资金用于其科研及运营。

  “真金白银”仅是表象,其映射出的乃是河南在大数据发展中流露出的积极态度。知名大数据企业星环科技创始人兼CEO孙元浩在接受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河南是一个愿意创新的省份,也非常愿意尝试新技术,这对于我们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是非常良好的机会。”

  2019年开年以来,河南大数据产业征程捷报频传。

  1月23日,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成立。

  4月30日,中原(世导)大数据中心项目举行开工仪式,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河南最大的数据中心,提升郑州信息集散中心和通信网络交换枢纽地位。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在4月15日完成土地摘牌工作,是郑东新区“服务八同步”、“拿地即开工”制度保障下的重点项目。

  5月14日,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获得科技部批复筹建,成为全国第7家批复建设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也是科技部出台认定管理办法后批复筹建的首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

  大数据产业正在河南以肉眼可见、触手可及的速度强势增长。

河南抢抓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机遇,用大数据敲开数字经济的大门,带给人民的获得感超乎想象。朱哲 摄

  农业大数据大有可为

  从北上广深的高级白领,到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都能够感受到大数据为生活带来的改变。

  自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以来,大数据不断渗透到各行各业,目前在电商金融、公安系统、企业服务等领域已有诸多成功案例。而相较于以上行业,农业大数据的发展则明显要缓慢许多。

  据中科院技术研究所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王元卓分析,一方面是因农业事项复杂,数据庞杂,收集存储和利用都有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则因为农业是一项初始投入成本很高的一项产业,回报周期时间长,难以吸引资本的注入。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在农业大数据方面的探索和尝试早已开启,2017年6月,河南新建60个大数据领域创新平台推动大数据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其中就包括“河南省农业大数据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

  对于农业大数据的发展痛点,王元卓提出了建议:“我认为农业大数据目标用户可能不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农场、大型农业企业以及农业集团可能才是适合的目标用户。另一方面,要想让保守的用户接受新技术,可能也需要政府或相应的组织进行背书,大数据的实施会带来什么益处?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可以在什么程度上减少损失?从而让大家敢于尝试。”

  【对话贵州】

  气候温度稳定舒适,适合机房散热;水煤资源丰富,电价低廉,贵州省天然优势难以比拟。然而从最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到成长为大数据领域的排头兵,贵州所倚靠远非天然优势那么简单。省委政府强力推动、政策全面配套、全省上下强烈的发展意识、后发优势、容错机制、社会各界实干兴省的创新创业精神……每个因素单独拎出都可圈可点。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大数据前途光明无限,但仍充满未知,正是对未知的不了解与向往,才有了追逐未来的勇气,也正是由于贵州省对大数据产业先试先行,全力以赴,才能撕去往日偏远落后的标签,将未来世界的入场券握在手中。往之可鉴,前路可追。

责任编辑:张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