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正文

《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应用白皮书(2020)》全文发布

  日前,2020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研讨会暨应用成果发布会在广州举行。本次大会上,主办单位正式发布了国内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第一个区块链应用白皮书。

  公共资源交易已经进入全流程电子化时代,2019年近30万亿元交易规模。相比传统纸质线下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及增加交易透明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并没有解决信息造假、主体重复注册重、重复提交资料,重复办理CA数字证书、出具保函和融资成本高、数据安全保障有欠缺等问题。行政区划分割下的“信息孤岛”导致信息未能有效共享,系统中心化管理存在着安全风险,使交易过程上述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交易市场秩序和优化营商环境。如何利用技术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一直是政府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致力研究的课题。

  区块链技术自2009年随着比特币诞生以来,因其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高透明等特点,被普遍认为将有助于数字经济更加真实可信,经济社会更加公开和透明。不仅如此,区块链技术还能有效实现信息共享,降低交易成本,是解决公共资源交易现存痛点,构建可信交易的有效抓手,值得深入研究和积极推广。

  本白皮书围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展现状,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系统建设情况,区块链在公共资源交易的应用和实现方案进行了梳理分析,列举了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对“区块链+公共资源交易”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剖析,并在推广应用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1.概述

  1.1.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展现状

  2015年8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63号),明确整合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交易市场,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统一的平台体系下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依法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高效规范运行。

  2015年以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基本形成, 32个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系统,600多个公共资源交易系统接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估算数据,2019年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规模近30万亿元。

  1.2. 区块链是数字经济的信任基础设施

  2009年1月3日,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创世区块”诞生,至今区块链技术已经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区块链应用也从数字货币,拓展到金融领域,供应链管理,IOT物联网,政务与公共服务等众多领域,区块链应用呈现爆发之势。根据IBM公司2017年发布的名为《构建政府信任》的区块链研究报告显示,在调查了16个国家的200位政府领导后,报告认为到2018年,90%的政府组织计划投资区块链技术。根据2019年3月思科和IDC发布的预测,区块链行业有望实现发展壮大,它为可编程经济时代奠定了基础,预计到 2027 年,全球 GDP 的 10%将存储在区块链中,到2030年区块链可实现超过3万亿美元的效率和新业务价值。

  区块链技术之所以被如此广泛关注和取得如此迅速发展,是基于其在构建交易信任,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有突出优势。区块链技术结合了"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P2P)、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多种成熟技术开拓了一种创新应用模式,其特点是去中心化,防篡改,公开账本,成员自治。基于这些特点,区块链技术构建了点对点之间可靠的信任,消除了中介的干扰,从而实现了构建信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效果。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邢春晓在第一届中国区块链产业经济发展年会上发表《区块链技术与数字经济研发》的主题演讲,提出区块链是数字经济的信任基础设施,它正在驱动产业转型;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4月份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将“区块链”列入新型基础设施中的信息基础设施。

  1.3. 全球公共采购行业区块链应用情况

  区块链技术因其防篡改、去中心化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在不同异构系统上交易,需要重复提交证明材料的场景,全球多个国家在公共采购中积极尝试应用区块链技术,我国公共资源交易也在逐步探索研究区块链应用。

  2018年1月,美国国务院公开鼓励使用区块链技术,提高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效率。美国国务院副秘书John J. Sullivan表示,“在公私合作中,区块链技术通过提高透明度,能够处理公共采购资金流程本身内的资金腐败、欺诈或挪用和以及效率低下问题”。2019年1月,美国政府机构开始正式启动研究政府采购中的区块链解决方案。2019年3月,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HHS)最近向其采购平台的BUYSMARTER计划投资了700万美元,该计划将使用区块链技术对采购平台进行改造。

  日本早在2017年7月就开始测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公共采购流程。内政和通信部将率先进行测试,以评估区块链技术在改进机构间数据共享方面和简化招标过程的实用性。如果试点成功,区块链技术的引入被认为可能对市场的效率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2018年8月,根据墨西哥商业新闻El Economista报道,墨西哥政府计划在区块链网络进行公共采购,这是该国首次在公共采购活动中提出采用区块链技术,以提高公开招标的透明度。

  2019年3月,韩国采购厅宣布将利用120亿韩元建设韩国公共采购市场,通过促进革新和支援,创造更多工作岗位,提高经济活力,并专门提及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尖端智能信息技术,全面改革公共采购市场。同年4月,韩国负责军事采购的机构启动了一项区块链试点项目,旨在改善国防部门的业务运营。

  2019年7月,中国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公司发布了“中招公信链”项目计划,并现场举行了项目首批投资意向单位签约仪式,国信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市招标投标协会等单位签订投资意向。该项目旨在打造新一代安全可信招标采购电子化平台。

  作为十年前电子招投标的积极推动者,世界银行集团及亚洲开发银行都积极推动在公共采购中引入区块链技术,着力提高交易效率,改善营商环境。Quamrul Hasan与Ramanathan Somasundaram博士在《电子化政府采购流程中使用区块链》中提及:“预计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里,超过80%的政府采购交易将在全球范围内的几百个e-GP系统中通过区块链进行在线处理”。

  1.4. 我国“区块链+”公共资源交易的建设模式

  回顾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的发展历程,最早是从北京、广州、南京、福建等地开始实施,随后通过试点示范逐步推广到新的地区,有一个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过程。我们认为,“区块链+”公共资源交易应用也一样,必将经历这一过程,从探索实践中逐步走向成熟。从目前各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实际做法反映,“区块链+”公共资源交易主要有两种建设模式:

  1)私有链模式

  2019年5月某交易中心完成了一个90余万元的交易平台区块链存证项目招标,委托系统开发商对交易系统进行上链改造,基于腾讯BAAS服务实现交易过程关键信息存证和本区域内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交易数据的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限于该交易中心管理,我们称之为私有链模式。目前,国内有深圳、昆明、娄底等多个交易中心均采用私有链模式,一般是利用公有云提供的BAAS平台,开发智能合约对交易过程进行区块链存证。私有链是可以根据各自交易平台的特点进行量身定制存证节点,且数据安全自主可控,但无法与其他交易中心无法进行数据共享。

  2)联盟链模式

  2019年8月15日,广州、北京、珠海三地交易中心与标信智链(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平台共享应用合作协议》,以联盟链模式发起建设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第一个区块链平台。目前该区块链平台合作交易中心已达18家,并且在国家信息中心部署了权威节点,在可信区块链计划部署了安全监督节点,是联盟链模式的典型做法。联盟链在交易数据共享,打破交易平台之间的信息孤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实现跨区域跨平台协同交易,为市场主体跨区域跨平台交易提供增信及便利化服务。

  1.5. 我国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应用发展的三个阶段

  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区块链白皮书(2019)》,我国在全球区块链专利分布中占比53%,区块链相关专利申请数量是第二名美国的三倍之多,各级政府部门对区块链在电子政务及民生等领域的应用进入积极探索阶段。可以说,在良好的政策氛围、技术氛围和创新氛围影响下,将带动促进区块链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结合我国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的发展及区块链在产业应用趋势,我们认为我国公共资源区块链应用发展将经历从交易数据增信;到重构交易信任机制,实现跨区域交易合作;再到公共资源交易数据资产充分发掘,服务产业上下游并形成平台经济三个阶段。

  1.5.1. 为公共资源交易数据增信

  利用区块链实现交易数据上链存证,并结合数据治理机制对交易数据质量提升,确保交易数据可信、可靠,提升交易过程的公信力是“区块链+”公共资源交易的初步应用。目前部分交易中心已经开始区块链存证的应用,诸如甘肃省、深圳市、昆明市交易中心已经在区块链存证应用上取得了成果。

  1.5.2. 重构交易信任机制实现跨区域交易合作

  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共同维护共享账本实现数据统一维护和利用,重塑交易流程,建立统一共享的交易信任机制,让市场主体在多个交易中心办事如同在一个交易中心一样便捷高效。建立多交易中心统一共享应用的联盟链,这是“区块链+”公共资源交易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该阶段需要合作的交易中心共同建立一套合作机制,共同管理一个区块链平台,共同开发链上的应用,这一阶段需要有更好的协调机制和更高要求的技术实施保障。

  1.5.3. 发挥数据资产价值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经济

  当区块链共享应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确权和授权机制,区块链应用可以进入第三阶段——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实现数据资产价值。庞大的公共资源交易数据资产不只是惠及直接参与公共资源交易的市场主体,还将惠及上下游相关产业。数据价值融合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最终形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经济,再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建设概况

  2013年2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0号,以下简称20号令),20号令是我国规范电子招标投标活动的第一部规章,为各行业领域开展电子招标投标提供了制度保障。20号令将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行政监督平台。

  2016年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四部委联合印发《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39号,以下简称39号令),39号令将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系统分为电子交易系统、电子服务系统、电子监管系统。

  2.1. 电子交易系统建设概况

  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国办发〔2015〕63号,以下简称63号文),明确提出平台整合目标到“2017年6月底前,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基本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电子化。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动其他公共资源进入统一平台进行交易,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从依托有形场所向以电子化平台为主转变。” 63号文的出台,在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的同时,也加快了电子交易系统建设步伐。目前,全国各地积极贯彻落实63号文精神,积极推进电子招标投标,共有9省、市被列为国家电子招标投标试点,43个交易平台被列为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试点,各地在推进电子招投标工作方面均有不同程度进展。在电子交易系统建设方面,除部分省、市有全省、全市统一的电子交易系统外,大部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电子交易系统是独立建设的,为各地开展电子招投标提供技术支撑。但是各地电子交易系统未能做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存在市场主体需要在不同的电子交易系统重复注册,重复递交材料,重复办理CA锁等问题。

  2.2. 电子服务系统建设概况

  63号文明确,“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应充分发挥电子交易公共服务系统枢纽作用,通过连接电子交易和监管系统,整合共享市场信息和监管信息等。加快实现国家级、省级、市级电子交易公共服务系统互联互通”。

  国家发改委39号令明确,“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搭建全行政区域统一、终端覆盖市县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对接国家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和有关部门建立的电子系统,按照有关规定交换共享信息。有关电子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系统应当分别与国家电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务系统、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对接和交换信息。”

  据了解,截至2019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建立了省级公共服务平台,按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数据规范V2.0》与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立接口,实现了各省公共资源交易数据的汇集提交至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每年汇集数据约3千万条。

  2.3. 电子监管系统建设概况

  63号文、《“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2017-2019年)》(发改法规〔2017〕35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19〕41号)明确要求,实现“按照管办分离、依法监管,进一步减少政府对交易活动的行政干预,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信用管理,创新电子化监管手段,健全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并且要转变监督方式,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实施电子化行政监督,强化对交易活动的动态监督和预警。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和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信息作为实施监管的重要依据,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强社会监督,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及时处理平台服务机构违法违规行为。

  电子监管系统的建设模式比较分散,以交易中心按照三平台分离模式建设行政监督平台为主,各级行政监督部门独立开发行政监督平台也开始逐渐增加。无论哪种模式,行政监督平台都是各级行政监督部门独立运营管理,各级行政监督平台之间信息基本没有互通,某些地方需要通过政府信息共享平台为枢纽达到信息互通,互联互通程度不高,市场主体跨区域交易还需要到各级行政监督监督平台进行重复注册备案。

  3.区块链在公共资源交易中的应用

  3.1. 公共资源交易的主要痛点

  可以说,各省基本建成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初步实现了交易全过程电子化及交易数据的统一汇集和查询,但是由于行政区划分隔造成的信息孤岛问题,系统中心化管理存在安全风险带来的信任危机问题以及由此造成的交易成本高,效率低问题不可忽视。具体来说,公共资源交易主要痛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1. 市场主体跨区域交易不便利

  市场主体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时,必须在不同的平台注册提交各种证明文件,办理CA锁,在交易时候需要提交资质、业绩、奖励等各种资信文件。据了解,上海的一个施工企业最多办理了1200多把CA锁,带着一堆锁和证明文件参加投标是跨区域交易的普遍现象。当然部分省如贵州省已经实现了全省主体身份统一和CA电子印章互认,为市场主体减少了近70%的CA数字证书数量,但是大部分省内还是无法完全一个证书通行,更不用说跨省互认。

  3.1.2. 市场主体资信数据造假问题

  由于各系统之间信息无法共享,各地交易中心及行业监管部门也无法有效鉴别所有的文件,尤其是业绩文件的真实性,这又给不良交易主体带来可乘之机。由于业绩造假现象严重又无有效手段防范,有的地方直接规定仅仅允许本地中标的业绩作为评分依据,这无疑成为地方保护和影响优化营商环境的新问题。同时,交易过程出现争议需要跨部门合作解决时,往往需要引入监管部门、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仲裁机构或法院等介入调查认定,涉及部门多、数据取证难度大、流程复杂。

  3.1.3. 交易过程公信力风险

  交易中心交易系统由于政府背书具有一定的公信力,但标书解密失败,主体库数据变化等问题如果没有一种可信的自证清白的方式也会经常引起市场主体的质疑。国内也曾曝光多起交易平台软件服务公司甚至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参与篡改交易系统后台数据非法获利的案件,这无疑对系统中心化管理模式下交易过程公信力带来巨大的影响。

  3.1.4. 市场主体融资难融资贵

  国内已经有部分交易中心如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海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厦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已经创新性地与部分金融机构合作提供电子保函、中标贷等融资服务,解决市场主体的资金压力。但是由于中心对接的金融机构数量有限,交易中心本身提供的有限的数据无法揭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绝大部分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都难以享受便利低成本的融资服务。

  3.1.5. 交易数据质量不高且数据要素价值未充分发掘

  虽然全国所有省份都已经建立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并统一将交易数据汇集到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但是数据质量不高一直是一个主要问题。根据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统计,各省级平台上传主体信息的准确性约为90%。数据质量不高导致基础数据难以共享利用,数据治理成本大大提升。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由数据租金(并列与劳动资金和资本租金)带来的收益是其价值的直观体现,但由于数据要素在市场中流动受限且流动量偏少,很多高价值数据的作为生产要素的能力并未充分发挥。

  3.2. 公共资源交易痛点的解决方案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京东、拼多多等普通商品交易平台不同,具有政府属性和市场属性两方面的属性。政府属性决定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公益性和公信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由政府推动建立,立足公共服务职能定位,不以营利为目的,体现其公益性。监管部门要强化公共资源交易在合法建设的平台依法进行,做到应进必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规范建设,为公共资源公开公平公正交易和依法监督提供有效保障,体现其公信力。市场属性是交易的本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是国家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的指导原则,市场属性强调的是效率。在保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政府属性,满足监管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属性,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实现要素配置市场化,跨区域自由流动是政府和市场双赢的最终目标,也是未来公共资源交易的必然选择。

  区块链技术正是解决目前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存在不便的有效手段。各地交易平台独立运行,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和关键环节应用共享,实现交易主体通过区块链搭建的共享通道在不同交易平台自由流动。区块链的特点在于去“中心化”,具有易共享、防篡改、高可信、强安全的特点,相比传统中心化的数据互通和共享方式,可以真正满足交易数据互通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可信性的要求。

  3.2.1. 解决市场主体跨区域交易不便问题

  针对市场主体跨区域交易需要重复提交企业及人员证明文件,注册账号,办理CA数字证书的弊端,利用区块链的统一共享账本存储企业基本信息、人员身份信息、企业与人员账号关系、CA数字证书公钥信息,各交易系统将本地账号系统统一与区块链账号进行绑定对接,可以解决交易主体跨区域注册重复提交材料,重复办理CA问题,实现一个ID可以跨区域参与交易,大幅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办事效率。

  3.2.2. 解决市场主体资信数据造假问题

  通过区块链共享统一账本存储和管理交易主体资信信息,包括业绩、资质、奖励、证书、人员等信息上链存证,并引用各交易中心上传的链上交易项目信息与各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威信息作为资信校验补充,并对接各交易系统在评标过程中应用链上资信信息,一旦造假则形成全链共享造假信息。通过联合监管部门,可以打造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公共资源交易投诉异议解决平台,对交易过程产生的投诉异议,当事人可以在链上申请监管认定、公证、司法鉴定、仲裁或法院判决等。通过区块链同步实时实现“一处造假、全链受制”的联合惩戒机制,将有效遏制市场主体资信造假现象。

  3.2.3. 解决交易过程公信力问题

  利用区块链“难以篡改、高度可信”的特点,对交易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关键信息加密上链存证,通过智能合约对特定权限的授权解密查证,达到有效防范原中心化系统数据后台数据被非法篡改的风险,通过“链证清白”让交易过程更可信。

  3.2.4. 实现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普惠金融

  市场主体面临的融资贵融资难的关键在于信用信息不对称,一方面是金融机构慎保惜贷,另一方面是市场主体得不到急需的金融支持。通过引入区块链的共享服务,将交易主体跨区域诚信数据提供给金融机构,同时让金融机构将其金融服务通过区块链提供给交易中心用户使用,打造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服务平台。基于区块链数据高度可信的特点,可以实现在一个金融机构授信,各个交易中心通行的效果,既可免除交易主体到不同的交易中心对接银行申请授信和递交保函的麻烦,也可减少交易系统对接众多金融机构的麻烦,实现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普惠金融,不仅惠及市场主体,也可惠及交易中心及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

  3.2.5. 提升交易数据质量及实现数据要素价值

  交易数据质量不高问题既有市场主体为自身利益而有意造假原因,也有技术问题或系统BUG导致的数据传输出错原因。公共资源交易每天产生大量的数据,初步估计每年的公共资源交易数据规模是2000T左右。如此庞大的数据,通过事后清洗需要浪费巨大的人力财力,而且还无法保障实时有效,我们必须设计一套机制从源头解决数据质量问题。利用区块链共享账本,让市场主体、交易中心、行业监督部门共同管理一套链上信息,通过设计链上数据的闭环应用促使各方主体主动修正因技术问题或系统BUG导致的数据错误;通过联合惩戒机制防范市场主体数据造假现象,以此促进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的数据质量。

  而数据质量良好、规模庞大的公共资源交易数据要素价值发挥,则需要解决数据资产所有权问题。利用区块链实现数据的确权和授权,则可以有效解决数据要素价值的合法合规使用问题,从而释放数据红利,实现数据要素价值的发掘。

  3.3. 区块链在公共资源交易的应用要求

  3.3.1. 独立性要求和共享要求并存

  一方面,各交易中心有独立的交易平台,该平台运行的独立性不受区块链平台的影响,同时根据各地的要求,部分交易信息和数据(如涉及交易主体的招投标文件,交易过程中的存证信息)是不能共享的,这就是独立性要求。另一方面,对于交易主体业绩,诚信,监管数据等,各地交易中心有非常强烈的共享需求,这就是共享要求。

  3.3.2. 保密性要求和公开透明要求并存

  一方面各交易中心对于交易过程中涉及到的交易主体信息,评标专家信息等必须严格保密,区块链平台必须满足这些不同信息的上链要求,保密信息必须加密上链且有不受人为控制的机制保障不会泄露;另一方面可以对外公开的信息如公告公示等信息则可以公开上链;还有一类信息则是在受限范围内公开,必须经过相关主体确认后有条件的公开,或者针对特定主体(如监督部门查证)的特定场景可以公开,这些机制都需要在区块链平台中考虑。

  3.3.3. 高效率要求和高安全要求并存

  一方面大项目通常会出现几十家,上百家,甚至数百家竞争一个标的情况;另一方面,交易过程不能因任何安全问题导致数据泄密或者文件被修改或破坏,区块链平台应该考虑高效率和高安全的需求。

  3.3.4. 标准化要求和个性化要求并存

  一方面针对各级交易中心有数据统计分析和数据交换的标准要求;另一方面各交易中心有各自的监管要求,如何处理标准化和个性化的要求,这也是区块链平台必须考虑的问题。

  3.4. 区块链在公共资源交易的主要应用

  3.4.1. 基于区块链的统一身份认证实现市场主体身份互认

  通常情况下,市场主体在某个公共交易平台首次参与交易时需要提交营业执照(代表企业身份)、办事人员个人身份证明(代表个人身份)、个人代表企业办理事务的证明(加盖公章的授权委托书),然后才可以办理身份账号注册及CA数字证书。由于各地交易系统相互独立,所以要在不同的系统重复提交资料,重复办理CA数字证书。通过使用区块链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将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用户所在的企业信息、以及用户所注册过的某中心交易平台的账户信息关联在一起并存储在区块链上,从而实现了用户个人身份,企业身份,平台账户身份绑定关系链上映射。当用户在其他交易平台注册时候,可以通过统一身份管理的APP实现链上信息同步至其他交易平台,即可实现主体身份在不同的交易中心身份互认的问题,可以实现零提交材料注册和扫码登录其他交易平台。APP可以对接权威的中心化数据库(如市场监督总局电子营业执照数据库,公安部公民身份证数据库)并通过人脸识别完成初始化注册,将企业和人员的关系通过法人签名存储于区块链平台。此外,如果提供统一的SDK给交易系统集成,市场主体还可以通过APP对交易文件进行签名和加解密操作,从而实现一个CA数字证书各交易平台通行,解决重复办理CA数字证书问题。综上,基于区块链可以有效实现“零资料注册、一个CA数字证书全链通用”的统一身份互认。

  3.4.2. 基于数据非对称加密实现交易数据确权与授权

  公共资源交易的数据涉及所有权和隐私保护问题,需要有非常严格的数据确权和授权机制才能保证数据的合法安全共享。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具体实现方法如图1所示。针对联盟链的每一个节点都将通过CA机构申请加密证书,其中包含一对SM2公私钥,并为某个节点配置一套加解密服务,从而实现对各节点数据的权属管理。区块链上存储的都是经过加密的数据,当某个交易中心或者某个市场主体需要使用某个数据的时候,需要数据提供方授权后方可使用。具体的授权可以通过约定的规则通过智能合约来实现自动授权,比如交易中心之间的公开项目信息共享设为自动授权,市场主体查看自己在不同交易中心数据的时候自动授权。

  

  图1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确权授权机制

  3.4.3. 基于存证的交易全过程追溯

  公共资源交易数据增信问题一方面可以解决交易过程公信力问题;一方面可以改善数据质量为数据应用打好基础。中心化交易系统存在数据被非法篡改的风险,为不良主体提供数据造假的机会。通过区块链来实现交易过程关键信息存证,并针对不同数据类型引入市场主体、行业监管部门、社会公众等通过数据应用的闭环对数据进行治理,可以有效为数据增信,实现对交易全过程可信追溯,为监管部门加强交易监管提供有力抓手。

  3.4.4. 基于共享账本实现市场主体资信共享与协同交易

  各地分散建设的主体库,大量信息重复且数据不一致、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是主体资信共享的难题。通过共享账本,让市场主体基于交易中心统一认可的链上统一ID维护一套链上资信库,各交易中心、行业监督部门、甚至金融机构产生的数据作为链上资信的补充,结合数据造假问题的联合惩戒机制,可以形成一套可信的链上统一市场主体资信信息,用于交易过程及金融授信。

  统一上链的项目信息结合主体资信,接入金融机构,可以实现区块链金融服务;接入上下游相关产业,可以初步形成平台经济效益,实现跨区域商品药品交易以量换价,保质降费。

  4.区块链+公共资源交易应用案例

  4.1. 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共享应用案例

  4.1.1. 案例简介

  (1)共享应用工作组介绍

  为充分发掘区块链在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中的作用,广州交易中心于2019年8月率先与北京、珠海交易中心以及标信智链(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区块链应用合作,搭建公共资源交易业内首个区块链平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块链技术集成应用的重要讲话精神,2019年12月,在昆明举办的“南方十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联席会议”上,广州、北京、珠海、武汉、长沙、南京、杭州、厦门、佛山、东莞等十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同签订《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平台共享应用合作协议》,联合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共享应用工作组。2020年4月,公共资源交易共享应用工作组举行了应用成果线上交流会,除十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领导及标信智链(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外,还邀请了山东省、青岛市、陕西省、西安市、甘肃省、湖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成都市、福州市、合肥市等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领导参与了线上交流,与会者对区块链共享应用成果表示了积极肯定,期待进一步扩大区块链共享应用组成员数量,在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2)工作组目标

  公共资源交易共享应用工作组的目标是建设区块链平台并开展跨区域合作共享应用,着力解决公共资源跨区域交易信息共享不充分、交易过程存证信息安全隐患、CA数字证书不兼容互认、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为市场主体带来更加满意的服务体验。

  (3)具体方案

  在各个交易中心部署一个联盟链节点,用以存储区块链数据和文件,利用区块链技术快速有效共享数据;为每个区块链节点部署一套链服务系统。该系统负责与各交易中心交易平台实现数据上链和数据下行,数据确权与授权,数据共享与存证等功能。在每个区块链节点设置一个区块链看板,每个交易中心可以看到链上数据的共享和存证的实时情况。为交易主体提供一个统一的共享应用工具(APP),交易主体使用统一的共享应用工具可以在加入区块链共享合作的各交易中心实现登录(账户通),签名与加解密(易链签),电子保函(易链保)及资信库(链资信)共享等操作。

  图2 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平台共享应用系统架构图

  4.1.2. 应用成效与经验总结

  (1)应用成效

  一是链上数据共享,信息互联互通。区块链平台能够实现企业库主体基本信息、资质信息、业绩信息、人员信息,以及信用信息、监管信息、项目信息等数据上链共享,信息“一处登记,处处使用”,有效打破信息孤岛,减少企业重复录入数据和重复提交资料,为企业提交资料减负。

  二是业务指尖办理,切实降本增效。在区块链平台嵌入集成支持 CA数字证书应用的“易链签”应用工具,实现业务办理向指尖端延伸,交易主体一处注册办理CA数字证书,可以在合作方交易中心通过手机扫码登录其交易平台,以及对投标文件加解密和电子签名应用,彻底摆脱重复注册、重复办理CA的问题。真正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企业获得感。

  三是数据加密溯源,保障交易公平。区块链平台能够对上链数据进行可信存证,确保交易数据可溯源、不可篡改,减少业绩等信息造假现象,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安全性。同时,能够与相关司法部门的系统对接,为处理交易纠纷提供可信的证据链。

  四是链上金融服务,衍生平台价值。区块链平台嵌入跨平台金融服务的“易链保”工具,实现一处授信,多地开展融资和使用电子保函,免除企业多头对接银行申请授信的麻烦,也减少各地交易中心在线对接众多金融机构的工作量,让企业通过区块链平台切实享受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2)经验总结

  区块链技术在跨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共享应用方面成效显著;基于区块链的统一共享工具有利于方便企业办事、降低办事成本,改善营商环境;合作共建区块链平台的模式费用省、实施快、效果好,符合联盟链是区块链的未来这一大趋势。

  综上,公共资源交易共享应用工作组各成员交易中心积极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共识机制、不可篡改的特点,建设区块链平台,联通各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构建跨区域交易信任体系,充分发挥其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实现数据共享、交易存证、身份认证,以及交易主体在线申请电子保函和融资贷款,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充分发挥了联盟链的特性,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促进业务协同办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是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应用模式的一种有效尝试。

  4.2. 基于区块链数据存证的应用案例

  4. 2.1 案例简介

  根据2020年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创新做好招投标工作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通知》及2020年2月15日甘肃省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为有效降低现场投标、开标带来的人员聚集风险,同时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局紧密依托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加快研发部署在线投标、开标系统,力争年内实现所有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在线投标、开标,加快建设完善电子评标系统,应用信息化工具辅助评标,提高评标效率,同时大力推进招投标行政监督电子化”。

  2020年2月10日,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局运用先进的区块链技术研发的网上开评评标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运用区块链技术中加密算法、共识机制、分布式数据存储等计算机技术,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创新应用模式。系统依托蚂蚁区块链,结合招标文件制作工具、投标文件制作工具(各方交易主体免费使用),生成与其唯一哈希(HASH)值对应不可篡改的招标文件与投标文件。项目开标前投标人仅在网上开评标系统中上传其固化后投标文件对应的哈希值,开标时间到达后投标人在开评标系统中再上传哈希值对应的固化后投标文件,系统自动核验哈希值与投标文件的匹配一致性,核验匹配通过该投标人投标方为有效,否则无效。在网上开评标系统中上传的固化后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开标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数据,系统均做交易行为、交易数据上链存证操作,同时在系统中每一个交易环节均有区块链存证二维码,招标人、投标人和监管部门可随时扫描二维码查询数据上链存证信息。

  4.2.2. 应用成效与经验总结

  网上开评标系统从2020年2月10日上线运行至今已在全甘肃省14个市州使用,完成交易项目共近7500个,中标(成交)金额约870亿元。

  在整个开评标过程中产生的用户信息、原始文件、时间戳等信息进行固化,以确保存证保全的数据文件中用户信息、时间信息、内容数据不可篡改,由电子数据保全与认证服务机构进行可靠性验证并出具受认可的保全证书。

  通过第三方机构存证的电子数据可避项目出现纠纷时各方当事人对电子数据的质疑时,可以让主管部门对电子数据进行客观性、完整性、合法性等检验后,进行判断。同时如需进行司法程序时,可为司法部门提供具有合法性的电子证据。

  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局在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中合理应用区块链技术,既实现了交易数据、资料的不可篡改性、有效性,交易行为、交易数据、资料的上链存储的全程可溯可查,又摒弃了采用CA数字证书加密解密的传统技术模式。各方交易主体通过简便的系统操作,零成本的系统使用,交易数据资料全部上链存证,交易过程全程可溯可查,促使交易活动更加高效、安全和便捷,更加能体现交易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4.3. 基于区块链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的应用案例

  4.3.1. 案例简介

  作为北京市区块链技术政务服务领域应用试点区,今年,海淀区制定出台了《海淀区区块链政务服务领域深化应用工作方案》,在全国率先打破了区块链技术只能在服务端应用的瓶颈,将其深入到审批内部环节。营业执照这一国家级数据借助区块链技术第一批在海淀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上实现了实时核验。在此基础上,海淀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展开了区块链在公共资源领域中应用的积极探索。3月13日,在上庄镇2019年人居环境整治政府采购项目中,首次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投标人身份资格核验。代理机构工作人员登录海淀区政府采购交易系统,进入资格审查页面,查看该项目的投标人名单,利用区块链技术实时获取企业注册信息鉴证材料,与投标人标书中营业执照材料进行比对,比对无误则该项资格审查通过。

  4.3.2. 应用成效与经验总结

  (1)应用成效

  一是企业报名省填报。今后新企业投标报名注册环节直通国家工商总局数据库拉取全套认证信息,可减免以往需人工填报的法人名称、注册号等8项信息。

  二是身份审核无死角。依托区块链数据追踪和信息防伪的技术优势,破解现行政府采购资格审查评审双方信息不对称、盖章文书印证难等问题。评审人员实时获取企业注册信息鉴证材料,从“肉眼看章”到“火眼鉴真”,大大降低信任成本,提高评审准确度。

  (2)经验总结

  截至目前,海淀区基于“一网通办”平台的各项政务服务都实现了区块链加速办理。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直接从系统内部协调获取申请者的身份证、营业执照、房产证、结婚证等信息数据,无需申请者携证至柜台或反复上传提交,实现办理流程内的数据全共享。

  下一步,海淀区将以区块链技术在全部事项的全场景应用、应上尽上为目标,继续推进政府采购资格审查的其他资格材料数据上链工作,市区联动、改革迭代、流程再造,助力公共资源交易流程和营商环境优化,让企业和群众真实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改革红利,在全国率先打造政务服务领域区块链技术应用示范区。

  5.区块链+公共资源交易应用挑战

  5.1. 政策挑战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19】41号文)明确提出“鼓励同一省域内市场主体跨地市自主选择平台进行公共资源交易,积极稳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跨省域合作。”利用区块链技术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政策挑战。如信息本地化。有的地区要求市场主体必须在本地中心化企业库系统中上传各种资料并且以本地企业库资料作为评标的唯一依据,这样链上共享企业资信信息将政策上无法落地;有的地区仅支持本地交易中心中标的业绩作为评分依据,链上共享的业绩信息也无用武之地。其次,CA数字证书及电子保函本地化。部分地区规定了交易系统仅支持本地认可的CA证书,本地认可的保函机构开具电子保函,这都对区块链的共享协同应用带来了限制。再如,信用管理与应用本地化。监管部门根据本地受理的失信行为进行信用评价,失信行为发生地在外地的未能施以惩戒,未能实现“失信联合惩戒”。缺少跨地域的信用指数,失信成本低。此外,还有监管联动不强等问题。如何解决好本地的特殊政策与方便市场主体基于区块链的跨区域资料与信息共享应用的矛盾问题,是当前区块链在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共享应用中的主要挑战。

  5.2. 业务挑战

  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了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数据规范V2.0》作为数据共享的标准规范,但是各地交易规则,数据标准还是千差万别,尚未统一。对于区块链共享应用而言,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难以支撑各地不同的应用要求,将产生后续的兼容性和互联互通问题,不利于整体效益的提高。这是区块链应用的主要业务挑战。

  5.3. 技术挑战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公共资源交易时间较短,面对庞大的交易规模,众多的市场主体参与以及各地独立开展不同的区块链应用尝试,从技术上说可能遇到以下挑战:

  5.3.1. 性能挑战

  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全国每天产生的交易量大,单条交易数据本身的数据量相比于传统的货币交易数据要大的多,并且有些时候单条交易有可能携带多个附件,单个附件有些时候可能超过100M。此外,对交易过程透明性要求很高的竞价系统可能需要基于区块链运行,而竞价对于数据实时性要求极高。如何解决区块链在公共资源交易应用时候的性能瓶颈是一个巨大挑战。应对这一挑战,需要考虑基于区块链底层的分布式数据和文件存储技术、文件的无损压缩或有损压缩技术、多账本技术、高效的共识算法、P2P数据切片分布式传输技术以及通过区块链节点之间建立通信专线等技术来解决。

  5.3.2. 安全与保密性挑战

  公共资源的交易部分信息保密要求极高、交易项目金额巨大对安全性要求也极高。为了应对安全保密性,可以通过设计好一套高强度区块链节点分布式解密方案,引入部分公证节点对保密数据进行安全背书,在部署环节上必须引入身份鉴别、访问控制、系统安全审计、入侵防控等技术保障措施。

  5.3.3. 开放性挑战

  公共资源交易涉及多行业、多部门、多软件开发商众多主体,区块链需要对接数百甚至成千上万的系统,所以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需考虑这一特点,提供一套完备的区块链平台开放体系,包括一套简单易用的整套链和智能合约开发测试体系、足够多主流开发语言支持的智能合约、针对不同行业业务基本功能SDK以及接口支持等。此外,不同区块链平台之间需要开放互联及引入跨链技术,比如采用公证人机制以及侧链的混合技术,使其能够跟其他区块链平台之间的数据打通。

  5.4. 监管挑战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将对现有法律法规和监管框架带来新的挑战。在该领域由于没有先例,国家相关部委、监管机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技术支持单位等相关参与者,需展开持续深入的研究与合作,并根据应用的实际情况,建立合适、有效的规范框架。同时,也需加强与国家及省市监管部门协调,形成上下一致的监管政策。此外,联盟链自治机制也需要相关权威部门背书,比如在权威部门可信区块链计划进行安全检测以及部署安全监管节点等保障联盟链的安全可靠运行。

  6.区块链+公共资源交易应用政策建议

  6.1. 依托区块链保障跨区域交易,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

  据了解,近90%以上的市场主体有参与跨区域交易需求,而目前绝大部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要为行政区域内的公共资源交易提供服务,跨区域交易服务供给不足甚至没有。建议政府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建设区域性交易平台,为跨区域交易提供制度保障,方便市场主体参与跨区域交易,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促进资源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在目前制度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建议借助区块链技术首先实现交易中心之间,行业监管部门之间数据共享,打通信息孤岛,为跨区域交易提供基本保障,循序渐进推进资源要素跨区域交易。

  6.2. 依托区块链挖掘数据要素价值,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在保障数据安全和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在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市场主体及交易中心确权授权的保障下,开放公共资源交易数据实现数据要素的价值发掘,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打通价值链上下游,挖掘新的业务价值和数据价值,一方面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另一方面打通数据要素价值链,助推数字经济发展。建议乘借推动新型基建东风,加快区块链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应用。政府部门要做好区块链应用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保障数据链、资金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闭合、互联互通与深度融合。确定数据的资产定位,加快数据资源的产权归属立法,促进数据的确权、流通、交易、保护,解决数据资源分散、体制分割、管理分治的难题。加快区块链核心技术创新,强化应用牵引,提升区块链服务数字经济的能力。

  6.3. 建立区块链行业试点,带动行业创新应用

  区块链技术在公共资源交易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期,包括自建区块链平台、合作共建区块链平台及开展各种功效应用,直接使用BAAS服务各种模式都在探索,各种模式孰优孰劣尚需验证。建议政府部门通过开展区块链+公共资源交易试点,充分挖掘区块链在公共资源交易的应用场景,通过试点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区块链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创新应用。

  6.4. 建立区块链行业标准,积极培育产业生态

  随着交易种类,交易主体的增多,以及区块链平台用户(交易中心、市场主体、监管机构、服务机构等)的不断加入,交易数据将不断增多,上链数据将不断丰富。借助区块链实现跨行业、跨区域、跨系统、跨组织、跨业务的数据互联互通,连接行业和产业链重点企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通过数据可视化管理和分析,可及时掌握行业产业需求,以应用为牵引精准施策,打造产业链、技术链、资金链等多链融合的区块链生态体系。

  由于标准规范是促进区块链共享应用形成开放生态的基础,因此建议在数据共享取得一定的成果基础上,相关部门可以结合区块链在公共资源交易的应用场景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链上数据标准》《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数据上行与下行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链上信用互认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链上监管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链上行政复议(诉讼)规范》等相关标准规范,做好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顶层设计,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规范运作提供指引。

责任编辑:姚治

分享:
2022全数会
贵州

贵州大数据产业政策

贵州大数据产业动态

贵州大数据企业

更多
企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