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贵州贵州大数据产业动态正文

深挖“数据矿” 加快大融合

——贵阳高新区紧抓机遇推动大数据在各领域融合运用

  对于贵阳高新区而言,大数据是助力航行的劲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积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作为全省、全市大数据发展的主战场、核心区之一,近年来,贵阳高新区以大数据引领高质量发展,呈现出产业加快聚集、行业深度融合、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

贵阳国家高新区大数据创客公园一景。 (资料图片)

  “融”经济发展,“融”产业创新,“融”生活服务……大数据正深深“融”入贵阳高新区的每一步发展中。2019年,贵阳高新区新增注册大数据企业达837家,累计聚集注册大数据及关联企业3379家,大数据及关联上规企业达55家。今年,在“十三五”的收官阶段,贵阳高新区预计聚集大数据及关联企业达3800家。

  乘“云”而上、乘势而为,贵阳高新区正不断挖掘大数据政用、商用、民用价值,全面提升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绘就一幅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民生改善的美丽“云图”。

  “融”工业

  促进生产提质增效

  在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的现代化中药制药生产线提取车间,大大的厂房里只有一个工作人员,每台设备阀门、连接口都设有专门的设备和线路,设备运行的情况实时连入电脑网络,传输到一楼中控室的电脑大屏幕。在一楼的工作人员从大屏幕上就能清楚看到每台设备的详细数据参数:压力、温度、液面高度、煎煮时间等,工作人员只要在电脑上操控,就能实现自动投料、定量加溶媒、出液控制。

贵州汉方工作人员正在打包产品。 (资料图片)

  贵州汉方,这家贵阳老牌药厂乘着“千企改造”的东风,实现了提质降本增效。如今,贵州汉方已利用大数据建成了自动中药提取控制系统和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完成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中药制药生产线建设,其中的颗粒剂、胶囊剂生产线已成为西南地区生产规模最大的生产线。

  “以往,中药车间全部靠人工巡视处理,设备的开始、结束时间等细化工作都要人工进行统计,事情琐碎,人力成本也高。特别是生产中的湿度难以把控,容易导致中药生产模具被大量中药黏住,一台模具拆卸一次就需要多名工人花费4个小时才能清洗干净。”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总监张仕林说。

  如何破解这一问题?2016年,贵州省发布《实施“千企改造”工程促进工业全面转型升级方案》,要求加快推进工业企业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促进全省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贵州汉方成为首批“千企改造”企业之一,在政策的支持下,建立了全自动中药提取控制系统,在中药提取罐上安装温控探头、传感器,自动开合的阀门和自动计量的液位计、流量计,以及自动在线检测的密度计等全部连入网络。

  “设备的每一项数据都储备在电脑里,除了能实时查看运行情况,更重要的是能对药品做回顾性分析,从根本上保证药品的质量。”张仕林说,一旦某批次药品出现问题,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可快速寻找出具体原因。

  “大数据+”智能制造生产基地的模式,让贵州汉方尝到了甜头。据不完全统计,转型升级后,贵州汉方生产成本节约10%,月度生产能力提升约17%,产品合格率提升约9.92%,水电气利用率提高约10.4%。

  “自实施千企改造以来,高新区先后培育了航宇科技航空锻造智慧工厂、林泉电机精密微特电机两栖空间、雅光电子汽车高效智能整流模组自动化生产线等24个智能制造典型试点示范项目。”贵阳高新区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贵阳高新区6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4家完成或正在实施智能制造改造提升,另有15家企业已实施千企改造(非大数据运用方面);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性项目;13个项目纳入全省工业企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性项目,占全省入选项目(43个项目)的28%;2017年和2018年两次全省项目观摩会中,5个“万企融合”智能制造项目纳入观摩。

  “融”教育

  创新科技引领添智慧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迅猛,是信息化为教育筑起了“保护屏障”,“云课堂”让全国上亿学生“停课不停学”。

  在贵州,贵阳高新区企业贵州京师城投智慧教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师城投)也是这道屏障中的一员,他们搭建的“云课堂”,为贵州省1025所中小学20万名学生提供直播互动辅导服务。

  在京师城投搭建的“云课堂”里,单个课堂人数可容纳200人,支持每班20人同时视频互动在线,流畅的“云端”支持老师提问、学生互评等内容,系统能自动批改学生随堂练习,教师也可根据答题情况给有不同需求的学生“开小灶”。

  “‘云课堂’只是我们在疫情期间利用前期积攒的技术和研发基础提供的特殊服务。我们的主打阵营还是把认知科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学科整合,致力于让大数据、AI赋能学校,提供一套‘智慧校园’的整体解决方案。”贵州京师城投智慧教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兆龙说。

  “智慧校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伴随式数据采集,课堂上,教室内安装的摄像头记录老师的授课行为、肢体语言,用作教学质量分析、教学评估、教育培训。同时还能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用于评估学习习惯、学习效果。而在课堂的另一端,教育局等教育行政单位的管理流程也被记录,这些实时产生的数据会被系统捕捉存储,通过京师城投的教育质量监测模型,输出动态的教育质量监测数据结果,为学生、教师、学校教育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及数据预警。

  目前,“智慧校园”中针对学校研发的“AI赋能的未来教室”系统已应用于长顺县的教育精准扶贫项目中。

  来自长顺县民族中学的英语老师刘玲玲每周会上一节录播课,授课内容会同步直播、储存到“未来教室”平台上,视频还会传送至另一端的贵阳市优秀教师和专家的手机或者电脑中,专家会在第一时间向刘玲玲反馈其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她提升教学水平。

  “我记得第一次上完录播课后,专家给我的点评是没有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课堂流于形式。经过指导,我现在更倾向与学生互动,增加了课堂延展内容,孩子们也很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刘玲玲说。

  大数据赋能,让长顺县民族中学老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学生获得了更有质量的教育内容。2018年,长顺民族中学的代遮遮同学勇夺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州联考第一,是长顺县在三州联考中取得的历史最佳成绩,这套基于实证数据的教育精准扶贫管理、跟踪、预警、评价及监督系统,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功帮助该校找到适合自身的教育方式,同时,也成功入选“2019网络扶贫贵州十大创新案例”。

  韩兆龙表示:“传统的学校就是建好一个场所,而‘智慧校园’的教学摒弃了公式化的‘罐装’教学行为,通过大数据手段,既为学生找到了更适合的学习方式,也为老师挖掘到了更有趣的教育方法。”目前,京师城投智慧教育相关产品已经在1500多所学校落地,服务超过50万学生。

  “融”服务

  构建“云”上生活新模式

  家住白云区的市民王航到镇远游玩,在办理酒店入住时,发现证件包忘在了家中。说着,王航用手机打开了云上贵州多彩宝APP,点击电子证照,刷了个脸,电子身份证就出来了。“不仅是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户口本、医保卡等都可以查询到电子版本并且使用,为我这种‘马大哈’解决了不少难题。”王航说。

  云上贵州多彩宝APP是由贵阳高新区企业多彩宝互联网服务有限公司研发建设。除了电子证件查询外,云上贵州多彩宝APP还设有政务服务大厅,点开办事大厅,里面分教育、出入境、社会救助、知识产权、医疗等众多子菜单。

  2014年7月,为推进大数据与群众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和社会公共服务等深度融合,更好地解决民生“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打造贵州最大的互联网平台型经济主体,云上贵州多彩宝建设启动。如今,从最开始的1.0版本迭代更新至6.0版本,服务的事项从水、电、燃气、电视费、话费等基础缴费业务,拓展至生活缴费、政务服务、社会保障、公共交通、文化旅游、教育升学、金融理财等领域,已上线接入全省高频政务服务708项,民生服务151项,本地化服务125项,基本实现“一网通办”,累计服务人次4.19亿。

  目前,云上贵州多彩宝平台服务范围从中心城市向县、区、以及乡镇延伸,在全国率先实现互联网民生服务城乡全覆盖,真正让“数据跑”取代“群众跑”。其APP下载量超过4800万,实名注册用户达1300多万,累计交易额突破31亿元,在全国同类平台中排名前列。

  在贵阳高新区,还有许许多多大数据深度融合的例子,大数据“融”无人驾驶,让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赢得欧美买家青睐,签下一张张“国际订单”;大数据“融”医疗,让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唯一连续四年入围“中国互联网100强”的国内互联网医疗企业;大数据“融”旅游,让贵州首个文旅OMO平台“多彩出游”文旅专区成功上线并启动服务……大数据的“种子”正在高新区的每一个角落发芽、开花、结果。“高新区将不断挖掘大数据价值,加快推进大数据在政用、民用、商用等领域融合发展。”贵阳高新区大数据发展办公室主要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姚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