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正文

突发!3800亿芯片巨头再度换帅

  7月17日,中芯国际公告称,高永岗因工作调整,辞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主席职务,自2023年7月17日起生效。

  与此同时,中芯国际宣布,公司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刘训峰获委任为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主席职务;自2023年7月17日起生效。

  两年内二度换帅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中芯国际在两年之内更换的第二任董事长。此前2021年9月,周子学辞任该公司董事长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主席职务,时任中芯国际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兼公司秘书的高永岗,获委任为代理董事长,并担任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主席。在辞职之前,周子学已担任中芯国际董事长6年。

  据公司官网显示,高永岗曾任中芯国际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亦担任本公司若干子公司及参股公司的董事或董事长。高永岗现任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584.SH)董事长及上海奕瑞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301.SH)独立董事;亦任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香港独立非执行董事协会创会理事、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理事等。高永岗拥有逾30年企业管理经验,曾担任过多个企业或机构的财务或企业负责人。高永岗曾任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总会计师、大唐电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永岗为南开大学管理学博士。

  从时间上计算,高永岗担任正式出任中芯国际董事长的时间也仅为16个月。对于高永岗的辞职原因,公告中并未给出具体解释,不过公告中称,高永岗已确认其与董事会并无意见分歧,亦无其他与其辞任执行董事职务有关之事宜须提请公司股东注意。董事会对高永岗于其任期内对公司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

  高永岗是中芯国际历史上的第六任董事长。事实上,变动频繁的不只是中芯国际的一把手,在周子学辞任的两个月后,中芯国际其副董事长蒋尚义辞任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同时,执行董事兼联合首席执行官梁孟松退出董事会。2022年8月11日,中芯国际公告称公司联合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赵海军博士辞任执行董事,将专注于履行联合首席执行官的职责。

  据2022年股东信显示,2022年公司的人才流失率大幅度下降。然而梳理中芯国际《2022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据发现,中芯国际此前几年员工离职率高于业界水平,比如在2018年~2020年期间,中芯国际员工流失率分别为22%、17.5%和17%,而作为竞争对手的台积电,其在2015年至2019年间每年的员工离职率均未超过5%。

  在今年6月召开的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上,高永岗曾指出,“我们去年的人才流失率是比较低的,是个位数。今年应该也是个位数,这是一个正常的人才流动。但是,关键人才、重要人才,我们是能留得住的,而且这些人也愿意在我们这个平台上奋斗。”业界普遍认为,高永岗此番言论是在针对市场此前关注的中芯国际员工流失的问题。

  新董事长有大基金背景

  公开消息显示,接棒者刘训峰现年58岁,其长期在大型产业集团工作,拥有逾30年的企业管理经验。

  履历显示,刘训峰历任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乙烯厂副总工程师、投资工程部副主任、总经理助理及副总经理,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华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及董事长,上海华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先后荣获上海市工商业领军人物、上海市优秀企业家等称号。

  刘训峰同时担任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亦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上海市新材料协会会长。

  两个月前刘训峰进入中芯国际董事会。5月11日中芯国际公告称,黄登山辞任公司非执行董事。由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大基金)推荐的刘训峰获出任公司董事、执行董事、董事会副董事长及提名委员会成员,自2023年5月11日起生效。

  据当时公告,刘训峰作为董事会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可获得年度基本薪酬人民币334万元及年度激励,其中年度激励将按照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政策,由董事会参考本集团的业绩以及其个人的表现厘定后发放。刘训峰的薪酬方案由董事会根据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政策及参考公司薪酬委员会的建议厘定。

  中报业绩披露在即

  今年6月,市场调研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业者营收季度跌幅达18.6%,总额约273亿美元。

  其中,台积电(TSMC)一季度营收167.4亿美元,以60.1%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中芯国际同期营收约14.6亿美元,以5.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五,落后于台积电、三星、格芯和联电。

  中芯国际是总部位于上海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拥有全球化的制造和服务基地,在上海、北京、天津、深圳建有三座8英寸晶圆厂和四座12英寸晶圆厂;在上海、北京、天津各有一座12英寸晶圆厂在建中。

  随着半导体进入下行周期,中芯国际业绩承压。中报业绩披露在即,中芯国际在此时间节点进行人事调整,其经营现状和业务发展亦受到较高关注。

  5月11日晚,中芯国际公布2023年一季度业绩,其实现营业收入102.09亿元,同比下降13.9%;净利润15.91亿元,同比下降44%,主要是由于晶圆销售量减少及产能利用率下滑背景下,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降所致。

  中芯国际表示,一季度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毛利率处于指引上部;二季度预计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到7%,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毛利率预计在19%到21%之间。

  以应用分类来看,中芯国际该季度的晶圆收入中,智能手机收入占比为23.5%,同比减少5.2个百分点;物联网收入占比为16.6%,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消费电子收入占比为26.7%,同比下滑1.1个百分点;其他收入占比为33.2%,同比提升7.4个百分点。

  以地区分类,该季度,中国区收入在中芯国际总收入占比为75.5%,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美国区占比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至19.6%;欧亚区占比为4.9%,同比减少0.7个百分点。

  展望2023全年,中芯国际称,虽然二季度收入触底回升,但下半年复苏的幅度还不甚明朗,整体来说,尚未看到市场全面回暖,因此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预计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毛利率在20%左右。

  2022年,中芯国际资本开支约为432.4亿元,中芯国际预计2023年资本开支与2022年基本持平,继续维持高位。折旧同比增长超两成,到年底月产能增量与2022年相近。

  值得关注的是,8月10日交易时段后,中芯国际将披露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业绩,并将在8月11日举行“2023年第二季度业绩说明会”。

  刘训峰是否会在此次业绩会上亮相,还有在其擅长的企业管理方面,未来将带领中芯国际走向何方,均值得关注。

  截至17日收盘,中芯国际(688981.SH)跌1.40%,收于48.77元/股,总市值3865.5亿元。

责任编辑:张薇

分享: